國寶級阿里山森林鐵路,為豐富森鐵旅遊內涵,特別規劃於今年9月10日起,每週三推出一班「跟著森鐵去旅行」郵輪式列車,讓民眾一窺阿里山森林鐵路的廬山真面目,體驗具有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潛力的登山特殊工法及其珍貴性。
所謂“郵輪式列車”即突破以往列車到站即開之模式,以類似遠洋郵輪停泊於各港口一段時間再續開往下一港口之方式,開行特定之列車,選定數個可以停留賞景之車站,作一段時間之停留,讓旅客下車(或車上)欣賞車站週邊風光後,再開往下一目的地。
阿里山森林鐵路郵輪式列車上午8時30分從嘉義火車站出發,沿路停留的景點包括竹崎站欣賞木造站房,樟腦寮車站漫步樟腦寮綠色隧道,獨立山站觀賞第三迴旋登山螺旋路線,交力坪站探訪古早的柑仔店,奮起湖站參觀車庫、木造站房及步道遊蹤。下午2時30分回程,在奮起湖車站月台乘車,社寮站參觀全台唯一蝙蝠生態教育館,鹿滿車站參觀日式木造站房及鹿滿菸樓,北門車站參觀日式木造站房,下午5時30分返回嘉義火車站。
如此豐富有意義的行程,做為“親子旅遊”再適合不過了!
從高雄到嘉義說遠不遠,但從(新)左營出發的火車班次時間實在不太好,為了避免火車誤點錯過這趟旅程,決定搭乘以下車次前往嘉義火車站:
是說西部幹線的自強號竟然沒停靠新左營站,真是太不給面子了吧!(拍桌)
一早被挖起來的小烏龜似乎有點恍神~(但是小子非常配合,說要出門就清醒了~我實在很難理解為什麼有的小孩會有起床氣耶!)
呵欠連連~
坐上舒適的“微笑號”電聯車,開始吃早餐~
到達岡山火車站囉!
對象南下的電聯車也是“微笑號”耶!
轉乘自強號囉!(一早搭車的人還真不少,還好事先買了坐票~)
阿里山森林鐵路的服務窗口在嘉義火車站外,必須出站取票喔!
尚未到8點營業時間,一般列車的售票窗口已經開始排隊囉!(狗狗看起來也很愛睏~哈哈)
阿里山號目前行駛「嘉義-奮起湖」區間,每日9:00發車,假日加開一班10:00發車(奮起湖-阿里山尚未通車)
完成取票後,前往阿里山線候車囉!(阿里山森林鐵路的搭乘地點就在第一月台北側~)
從阿里山鐵路的角度來看,嘉義站是阿里山森林鐵道延伸出來的交會站,銜接著縱貫線~(嘉義車站曾經是臺灣唯一集台鐵、糖鐵、林鐵的「三鐵共構」的車站喔!)
雖然天剛亮就出門了,但接下來的旅程真是讓人興奮呢!
反骨的小烏龜堅持要用中指+無名指比YA~
哇!阿里山小火車進站囉~
編號DL-47的第七代柴油機關車!
耶~上車囉!
我們被安排在第一車廂,因為有多的位子,所以小烏龜可以自己坐~
阿里山森鐵購票規定:未滿115公分者免費(不佔位),滿115公分未滿150公分者應購孩童票(佔位)。實玩建議:一整天的旅程,最好還是幫小童購買孩童票,乘坐比較舒適喔!
阿里山森林鐵路郵輪式列車在每節車廂都安排一位導覽志工喔!
座位後方的布套~日本大井川鐵道及黑部峽谷鐵道分別於1986年及2013年與阿里山森林鐵路締結為姊妹鐵路!
票證互惠方案:兩鐵道為了展現姊妹鐵路的友好,經雙方約定,給予彼此姊妹鐵路的乘客,提供免費的乘車票,以鼓勵兩國旅客進行跨國的姊妹鐵道之旅。
列車行經北門車站不久,駕駛員發現機關車(火車頭)有異狀,為了行車安全,立即“倒退嚕”折返北門車站進行更換~
小小的意外讓我們“加碼”體驗到換車頭的過程呢!(不過由於9:00自嘉義出發的正班車已先行駛離,代表我們在獨立山站無法觀賞火車三度迴旋登山show了!)
考量安全車距,郵輪式列車決定在此停靠~
第一個停靠站:北門車站(原訂行程是最後一個停靠站)
小烏龜還在打呵欠~
車站外的公共藝術區路燈以蒸汽機關車SHAY 26號為設計意象!(SHAY 26號為燒煤炭,第一輛修復的機關車,目前僅在特殊活動行駛!)
這片石牆的中間是獨立山,左右兩側的蒸汽煙囪象徵“阿里山碰壁”~(火車行經獨立山時,以螺旋環繞三圈而上!)
活蹦亂跳的小烏龜~
北門車站建造於1910年,是以阿里山紅檜為建材的典型日式車站建築~
海拔31公尺的北門車站為阿里山鐵路實際上的起點~(因登山鐵路起點需在海拔100公尺以下的平地。)
綠意盎然的時光走廊~
郵輪式列車在北門車站僅短暫停留10分鐘(沒辦法~一日的森鐵之旅實在太豐富了!),導覽志工強力推薦附近的「阿里山森林鐵路車庫園區」及「檜意森活村」,有機會一定要去走訪!
上車繼續今天的旅程,窗外的景象是熱帶的鳳梨園~
第二個停靠站:竹崎站
竹崎車站建造於1906年,是阿里山森林鐵路全線僅存最完整的阿眺山檜木建築~
竹崎站海拔127公尺,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由平原地形爬升往高山地形的起點~在蒸氣火車時代,必須先在這裡加水添煤,並且將18公噸的平地車頭換成28公噸的爬山車頭,以利之後的爬坡行程。
月台旁的木棧道~
俗稱阿里山“小”火車,乃因阿里山鐵路屬於762mm窄軌~(台鐵為1067mm)
小烏龜只顧著把玩鐵道上的石頭~
換個定點繼續玩XD
令人心曠神怡的鐵道景緻~
色彩繽紛的彩繪車廂盡是阿里山的著名美景~
阿里山森鐵自竹崎站就開始爬坡,隨著列車搖晃,小烏龜上車不久便睡著了~
但導覽志工可沒閒著!沿途細說週邊的生態環境,以及阿里山森鐵的歷史與發展~
阿里山森鐵列車的機關車在下山的方向:由於阿里山林鐵的坡度大,為避免上山時連結器負荷過重造成斷裂以及下山時制軔能力減弱,因此機關車是連結在下山的方向,以推進方式運轉上山。過去曾經是在平面段時由機關車在前端牽引,到上山段時(竹崎車站)才把機關車調到後端,但今日已取消此種方式。
第三個停靠站:樟腦寮車站
樟腦寮車站以出產樟腦樹及樟腦油而得名,日治時期曾經是台灣樟腦重要的輸出地點。如今僅剩下鐵道旁一排樟樹供旅遊者回味台灣樟腦王國的盛況~
蒼翠蓊鬱的綠色隧道~(火車頭在北門車站換為編號DL-46的機關車囉!)
小烏龜持續昏睡中…
阿里山森鐵由樟腦寮站開出後,以「螺旋式」爬上獨立山~
因為山勢急劇升高,為了遷就山區地形,阿里山火車便沿著里程約5公里的螺旋形鐵路,廻繞獨立山三圈登上山頂,最後在山頭以8字型左行一圈離開獨立山。繞山爬昇過程中,會三度看到不同大小的樟腦寮車站~(我的眼力不好,竟然一次都沒找到XD)
第四個停靠站:獨立山站
阿里山火車通過10號隧道,來到獨立山觀景站,可再度看到山下的樟腦寮~
阿里山森鐵通過獨立山後,即是海拔800公尺以上的暖帶林~沿線可見孟宗竹、高山茶園、愛玉子等暖帶林植物。
列車行經梨園寮車站,現已改為無人看管的招呼站~
小烏龜也太好睡了吧XD
第五個停靠站:交力坪車站
由於導遊志工在車上介紹雜貨店販售“限量”古早味,於是列車一停靠,我便手刀前往搶購~
哇~是熱呼呼的芋粿耶!(好好吃喔~)
古早的雜貨店兼任郵務代辦所,保有濃厚的懷舊氣息~
交力坪位於嘉義縣竹崎鄉仁壽村的中心點,早期因交通不便,瑞眺和瑞峰村民挑運山產出外販賣,或購買物資上山,都在這平坦的地方交互接手提運,因而得名。
日式車站售票處~
雜貨店的芋粿已經被一掃而空囉!店內還有蘿蔔乾等醃製品也相當受到歡迎~(話說這間雜貨店一週只做一次生意,只有每周三的郵輪式列車在此停留喔!)
阿里山森鐵通過交力坪車站後,將爬升至海拔1000公尺以上~
繼續上山前往終點站─奮起湖囉!
延伸閱讀:「跟著森鐵去旅行」阿里山森林鐵路郵輪式列車Part 2(3Y8M)